酸辣冷知識58:黃帝內經:兩千年前的養生Podcast

分享本篇文章

如果你以為《黃帝內經》是一本滿滿藥方的嚴肅醫書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打開一看,你會發現它的寫法更像是一場古代Talk Show,由主持人黃帝負責提問,來賓岐伯醫師侃侃而談。

整本書大部分是對話體:「黃帝問曰……」「岐伯對曰……」,就像在錄製一集又一集的Podcast。節目主題包括:為什麼人到冬天會手腳冰冷?生氣對肝臟有什麼影響?為什麼不同音樂能治療不同的病?內容跨越醫學、哲學、養生術,甚至帶點生活智慧。讀起來不像醫學論文,反而更像古人一邊聊天、一邊傳遞健康指南的即興節目。

為什麼黃帝內經要用「對話體」?

補充:為什麼黃帝內經要用「對話體」?

《黃帝內經》成書於兩千多年前,當時醫學知識龐雜且難以系統化。透過皇帝發問、醫師解答的形式,不僅方便記憶,還能讓後人更容易學習。更有趣的是,這種寫法其實跟今日的Podcast、訪談節目如出一轍:主持人代表群眾的好奇,專家提供深入淺出的解釋。可以說,這本書不只是醫學典籍,也是一部古代脫口秀稿,讓醫學知識在聊天中流傳千年。

你知道聽取冷知識能拓展視野,提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,同時也能豐富生活,成為更加全面和有深度的人喔!你還聽過什麼有趣的冷知識,也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~更多相關冷知識文章請點我

冷知識都會在我的Podcast節目分享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收看我的Podcast節目-傷心酸辣粉(連結請點我)。當然,如果有機會更希望你能收聽及訂閱我的Youtube(連結請點我),非常感謝!

分享本篇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