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辣冷知識66:今日的百齡罈威士忌 竟因當年蘇格蘭酒商養鵝防盜

分享本篇文章

說到威士忌的歷史,你可能會想到木桶、酒窖和高腳杯,但你大概沒料到「鵝」也曾經是百齡罈的一部分。1950 年代,在蘇格蘭的鄧巴頓倉庫裡,一群脾氣暴躁的鵝被徵召成「保全隊伍」,專門保護價值連城的威士忌。這個主意來自一位既是土木工程師、又是鳥類學家的員工,他發現鵝的尖銳叫聲比狗還管用,而且餵養成本更低。於是,走進倉庫的入侵者,不會先遇上保全大叔,而是被一群怒吼的鵝圍攻。結果這些羽毛守衛成了品牌傳奇,至今仍是百齡罈的招牌趣聞。

但百齡罈的奇招可不只養鵝。回到 19 世紀,創辦人喬治·百齡罈靠著一間小雜貨店起家,居然率先提供10 英里內免費送貨服務,這比亞馬遜快了整整一百多年!而到了美國禁酒令時代,他們甚至設計出方形酒瓶,方便商人把威士忌塞進公事包裡,遇到警察還能假裝是工作文件。從免費宅配到酒瓶偽裝,再加上鵝保全,百齡罈的歷史其實是一連串創意生存戰術,也難怪它能一路成為蘇格蘭調和威士忌的代表。

百齡罈威士忌的文化象徵

補充:百齡罈威士忌的文化象徵

百齡罈的酒瓶上,有一個 1938 年獲得的「家徽紋章」,裡面包含了地 (以蘇格蘭大麥表示)、水 (來自附近溪流的清新活水)、火 (在銅製的壺式蒸餾器中加熱酒汁) 和風 (讓威士忌能夠在橡木桶中呼吸) 四大釀酒元素。還有一句拉丁文「Amicus Humani Generis」,意思是所有人的朋友。這句話聽起來像廣告台詞,但卻點出了威士忌在社交文化中的角色:它不只是酒,更是一種「友誼的語言」。百齡罈不僅是酒的故事,更是文化的象徵,從公事包裡的秘密酒瓶,到羽毛保全隊,再到每一次的舉杯,這些看似荒誕的細節,正是它能跨越世代與國界的原因。

即日起至2/28 百齡罈有限時優惠!
有興趣的聽眾朋友
可以到品牌LINE官方帳號進一步了解詳情

【理性飲酒】
【酒後不開車,安全有保障】
【未滿18歲禁止飲酒】

你知道聽取冷知識能拓展視野,提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,同時也能豐富生活,成為更加全面和有深度的人喔!你還聽過什麼有趣的冷知識,也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~更多相關冷知識文章請點我

冷知識都會在我的Podcast節目分享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收看我的Podcast節目-傷心酸辣粉(連結請點我)。當然,如果有機會更希望你能收聽及訂閱我的Youtube(連結請點我),非常感謝!

分享本篇文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